如何利用AI虛擬真人建設智慧服務
發布時間:
2020-04-09
南京美橋信息科技產品

準備提筆的這一刻,窗外暖陽高照,明媚的陽光下,桃花在溫潤的春風中開得十分嬌艷。同時得知全國抗疫援楚的英雄們、逐漸凱旋歸家的好消息,心情瞬間無比的安定與美好。在全國奔赴一線醫務人員的戰斗下,在各界抗疫人員的齊心援助中,這個寒冷恐郁的冬日終于離去。此刻只想說,感謝這個偉大的祖國,讓我們身安心定,感恩各位白衣戰士的英勇付出,危亂時奮不顧身地守護我們身心安寧,您們辛苦了!在此祝愿祖國繁榮安定,戰士們闔家安愉,人民幸福自強!
作為一名醫療信息化的建設人員,在居家抗疫的期間,時刻關注著戰役的相關動態,同時也在反思著,如何更好的建設和完善醫院智慧服務系統,如何高效便捷的通過人工智能技術,去減輕醫務工作者的工作壓力和強度,和滿足患者線上的全程智能化服務,讓醫生覺得好用、實用,讓患者不需要培訓就能全程推導整過就診流程,甚至三歲小孩拿起來就能使用的、智能的全程服務系統,讓患者享受VIP式的智能尊貴服務,同時又能完善醫院移動式PCDA管理,并能真正的提升醫院的服務形象和口碑,讓用戶從好用到真正提高粘度,同時又能滿足衛健委相關政策評級的服務系統。
回首三年前,南京美橋科技就逐步圍繞上面這些重點,利用AI音影交互等相關專利技術,在江蘇省人民醫院、及無錫人醫相關領導的策思指導下,用‘導游’的全程貼心服務理念,引用到醫療服務中,從診前的咨詢預診、預約掛號、導航排隊等,到診中的繳費、報告查詢、檢測叫號與床邊點餐,再到診后的用藥提醒、復診醫囑、隨訪等,整個服務貫穿診療全程,把診療過程所遇的節點一 一串聯,進行逐步推引和同步提醒。重要的是全程交互中免操作,用語音視頻的便捷式推導溝通,這種服務形式,相當于把最懂醫院結構與診療流程的專家,通過實時視頻的方式,進行全程陪伴指導,直到患者徹底康復,相當于讓患者得到標準的、貼心簡潔的VIP式服務。也顛覆了傳統的圖文式操作,避免一些患者不會自我分診掛號,不明了下一步流程,或不會使用智能機,看不清、與難理解圖文的尷尬場面。同時也避免類似疫情期間,線下蜂擁而至的交叉感染與擁堵,減輕門診人員的咨詢壓力與工作強度。
同時,在武漢疫情爆發期間的調研與反思,湖北華中科技大學的領導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,為助力疫情期間線上問診的需求,為提高患者的獲得感和信任度,為什么不把虛擬機器人變成醫院的權威專家呢,用虛擬醫生在線上二十四小時、多對多的服務大家。這樣就可以大大的減輕了醫務人員不夠的場面。于是在大年初三這個特別的日子,以美橋科技董事長郭志楊先生親自帶隊,組織全司技術人員在家辦公,緊鑼密鼓的在AI陪診的功能模塊中,添加了一個“虛擬醫生”的特色功能,這個功能的落地,就意味著:醫院的主任專家或院長,給自己拍幾張照片,對著口令錄一段語音,就可以定制自己的線上虛擬醫生了,把一生的醫學智慧與經驗預置知識庫,患者可以在線上向醫生或專家直接問診,二十四小時在線,還是醫生本人的形象和聲音、和診療經驗,無論患者是在遙隔千里的外地,還是在深夜十二點的特殊時刻,都可以隨時與線上專家問診咨詢,預診或掛號,或者是下單購藥,同時虛擬醫生可以變身千萬個,同時在線服務千萬個患者,醫生也不用天天回復同質化而繁瑣的問題,舉一反三想一想,這樣不就是大大減輕了醫務人員的工作壓力嗎,也減輕了因醫療資源不平衡的社會矛盾,方便了患者,也滿足了線上服務的親切感、獲得感,提升了滿意度。
同時在虛擬醫生的功能上,又添加了虛擬機器人自主學習和真人實時替補技術,這項技術的應用又意味著,當患者提出了虛擬醫生不會回答的問題時,系統自動將問題推送給真人醫生,真人醫生看到問題后,只需語音回復,系統將回復內容轉為文字,自動錄入知識庫,再通過文字和擬人語音的方式同步告知患者,這樣就完善了無所不答的智能服務。又能真正的減輕醫務人員的工作壓力與強度。同時該系統的建設功能,與衛健委的醫院智慧服務分級評估標準的三級功能需求,吻合度達到了百分之八十一。
化繁為簡是個通理,極簡的智能交互應用,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,也是科技助力醫療服務領域的基礎。借用南京鼓樓醫院鮑主任的一句話:系統建的再高級,但醫護不愿意用,患者覺得復雜,那這個系統的建設就不能算成功。
作者:美橋科技;一個致力于讓AI充滿溫度、以科技向善具有創新理念的高新技術公司,歡迎大家指正賜教,電話025-84650555
關鍵詞:
上一個
上一個: